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春耕大忙,学堂给学生放了假,大家都回家帮忙了。

朱家的木匠们也缓下了手里的木活,开启了春耕播种模式。

春耕就是要抢季节,拼速度,朱家全家老小都动员起来,男人们天还没亮就摸黑犁地,女人们在家里浸种、育秧、煮饭,小孩们都忙活着送水送饭、割猪草。最大劳动力老黄牛更不必说没,大家都把它当宝贝伺候着,朱振山半夜三更爬起床给老牛喂草料,生怕它饿着。

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家里三十多亩地地终于全部播种完毕,朱明反正是累得够呛,家里的每个人基本上都黑瘦了一圈,冬天长起来的肉,基本上都耗没了。

古代种地,全靠人力,家里有牛的还好一点。村里还有好些人家没牛,这些人家就只能等别家犁完地再借牛,还有的人家,家中劳动力不够,也要到请人帮忙。这就是在农耕社会,盛行宗族文化的原因了,在人力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大家都是守望相助的。

朱家劳动力多,自家春耕忙完了,到村里的别家又忙活了许久。

春归夏至,寒尽暑来,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风里已经有了夏天的味道。

槐花已经挂满了枝头,朱旭领着几个弟弟妹妹,放学后成群结队的采槐花,攀上槐树,清甜扑鼻的槐花便抱了满怀,放到竹双肩包里背着,满当当一出春日宴。

回到家,杨高梅接过孩子们的书包,把槐花都抖落到一个大瓦盆里,顺着枝茎捋下一粒粒的花朵,洗净,过热水,再将水分攥干,放入细细的土豆丝,倒入麦粉搅拌均匀,上蒸笼蒸一柱香,甜香便溢满小院。

几个孩子早已馋得口水直流,亦步亦趋地跟在杨高梅身后进了堂屋,只见满满一盘槐花麦饭,点缀着清脆的葱花,鲜红的辣椒面,浓浓的蒜香和芝麻香,混合着槐花独特的甜,丝丝缕缕往人鼻子里钻。

朱明抱着小碗吃得齿颊留香,心里叹道:这才叫生活啊!

朱明的生日在夏天,芒种,稻麦也,分秒都宝贵。顶着炎炎烈日,忙着收割小麦,忙着栽水稻。

饶是再忙,杨高梅也不会忘了小孙女的生日,在晚饭的桌上,特意煮了一碗长寿面给小寿星朱明,卧了两个鸡蛋,一把小青菜。

在家人满满的爱意包裹中,朱明正式踏入五岁行列了,新项目也要开始启动。

秋收结束,老朱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家中的一件大事,建新房。

朱振山抽了两口烟,烟枪在桌边磕了磕,说道:“家里孩子也大了,这老屋子住不下,咱们家这几年攒了不少钱,去年更是进了一大笔,这新房也该建起来了。”

大家长此话一出,众人都很开心,朱立海道:“爹,这新房建在哪处,你选好了吗?”

朱振山:“嗯,这老房我不打算拆,这屋后面那块地,我看着不错,这两日就去找村长和里正,把这块地定下来。”

朱家老房这片地,位置就很好,在村西面,靠近河流,离官路也近,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朱明挠了挠脑袋,问道:“祖父,你打算怎么盖啊?”

朱振山说:“庄户人家,还能怎么盖,家里人多,多盖几间大瓦房也够住了。”

朱明忍不住说:“祖父,要不你让我试试,我像画衣柜那样画个图,到时候大家看看。”

朱振山想了想说道,“明娘你要画就抓紧点,盖房也就是这小半月的事,过段时间天就寒了。”

朱明忙不迭地点点头,说:“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饭,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风风火火的杨高梅就跟朱振山说:“你昨天不是说要盖新房,我看你今天就请村长和里正来家里商量着把事定了。”

朱振山早已了杨高梅的快节奏,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晓得了。

杨高梅又接着吩咐:“老大,你一会儿陪你爹一块去请人,还要请你几个堂叔。老二老三,一会儿套上驴车,陪我去一趟镇上,去接你舅舅过来。老大媳妇,你们几个去地里拔点瓜果,借桌子和碗筷。”

一家人按照杨高梅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各就其位。

杨高梅是镇上老杨屠户的女儿,不过老杨屠户去世好些年,现下这猪肉摊子是她的亲大哥在做。

到了镇上,先到摊子那寻到杨屠户,此时客人正多,杨屠户和两个儿子正在忙碌,杨高梅便只先打了个招呼,“大哥,我先去家里找嫂嫂,一会儿再过来。”杨屠户笑着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杨高梅娘家在五里胡同,周围住的大都是镇上的商户。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urwax/ayyzrrar.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22中文网棉花糖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