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陆政东对于兰超华出任省委组织部长也是高度关注,因为这一次地市领导班子的调整还涉及到中央改革党委决策体制,也就是“减副”,

去年的四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服几个副书记即可,而不必顾虑其他常委意见,这与“集体领导” 原则显然相悖,这也造成很多地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结果出现很多问题。

除决策弊端外,副书记过多造成的职责重叠则直接影响实际运作。四到五个个市委副书记中,一般由一人兼任市长,一人负责党务,一人分管经济,一人兼任纪委书记,另或有其他诸如主管政法、文卫等的副书记一人;而政府方面,又各有分管副市长五到七人。由此造成党政分工不清,工作权限和职责重叠。

例如,分管文教的副市长在决策时因涉及文化意识形态,要同市委方面的相关部长沟通,同时还要向主管副书记汇报。但三个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是通过制度,而是依靠各自的个人关系和政治品德,一旦其中有人权力**强烈的话,合作就会打破,开始扯皮。

而更棘手是主管经济的副书记,按规定党管经济主要是统揽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等“大局”,但是对地方政府来说并无多少宏观经济战略需要经常性的决定。而政府方面又有分管工业、农业、旅游等的副市长,这就要看管经济的副书记的个人秉性,要么被‘挂起来’,要么参与具体事务,做和市长副市长一样的工作。

但参与具体事务时主管经济的副书记又无法直接调动资源,从党内法理上讲,副书记可以领导副职政府领导,但实际难以履行:首先二者行政级别平行,其次从抓经济的资源讲,副书记不如副市长,但党内地位副书记又要比副职政府要高,有时候就会以势压人。

而对分管工、农等经济口的副市长们来说,某个举措除向市长汇报外,还要向主管经济的副书记汇报,重大事务还要向市委书记汇报,需层层同意。另外尴尬的是,其他副书记一方面和政府正职同是党内副书记,一方面行政级别上又低于市长, 市长工作能力不强,副书记就会抓市委这边的主管市长用。

如此三者关系更牵扯不清,有问题亦难以追究责任。

陆政东其实清楚,高层在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九三年年换届的时候就在减少领导职数,九八年换届时,此动议也被提出来,地方减少了两成,党委书记兼人大主任体制也正式在此时形成。

其实,副书记的职数是一步步多起来的,八八年换届时,东部某省有正副书记三人,八位常委,后来逐步地,正副书记增加到了七人,常委增加到十五人。

这里面情况复杂,客观上来一个工作,来一个人,是一步步膨胀起来的,有的时候是为了照顾平衡。

为了解决这样越来越多的党委副职,曾有人提议高度兼职”,建议认为,党委、人大、政协领导可互相兼职,专职干部要少,兼职要多,提建议者认为,这样有利于干部的成长,什么事情都自己独立地去做,能力就提高了。

这一建议还提出,除了书记可以兼任人大主任。政府正职领导可以兼政协主席。但中*央最后没有采纳。只采纳了省委*书记兼人大主任。

而现在,地方各级党委实现“一正二副”后,实际运作中减少了副书记这一领导层,改变党委副书记和政府副职之间的权限和职责重叠。

书记办公会的成员将无法占到常委多数,从而回归其“议事”的本职定位。

另外的预期是,在只有一个专职副书记的情况下,取消书记办公会,这样书记在通过自己的提议时要直接面对常委会。这时就不是过去说服几个副书记的问题,而要做至少一半以上常委的工作。

另外,相对于过去副书记的宏观领导,常委基本都为某部门“一把手”,组织部长有组织部,宣传部长有宣传部,都有条件直接执行常委会的决定。

这样的变化对于常委们实际权力的影响很大,组织部长的权力有所提升,这也是周书明想要把兰超华放到组织部长位置上最为主要的缘由,而组织部长不是获益最大的。常务副省长才是获益最大的人,常务副省长成为事实上的第四把手。省长通常会在专职副书记或者常务副省长中产生将成为常态,而这样的变化无疑对书记是一种制约,对陆政东而言则有利……

詹继东抿了一口酒,有了几分微微醺意,脸上潮红更浓:

“真是没意思啊,超华玩这一手,让人寒心啊。”

金道申微微叹了一口气,他的心情自然是很难好起来,周书明要调整常委分工,兰超华极有可能出任组织部长,

金道申知道周书明曾经向上面建议他出任副书记,这基本也是惯例,作为地方的组织部长,如果离任者年纪还没到点,一般是出任副书记,有的还是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

但金道申非常清楚这样的好事轮不到他,他很清楚周书明的这样的建议不过世一种姿态而已,这一点很快就被祁玉民的到来所证实,而这样和中五百万大奖概率堪比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浇灭,那他的去向也就是在其他几个常委分管的工作中打转了,而这选择的余地也不大,最有可能的就是他接任统战部长任忠宇的职务,任忠宇接兰超华的职务,这样的分工调整,兰超华和任忠宇自然是收获颇丰,而他却是很憋屈。

从全国层面来讲统战工作很重要,而负责人地位和权力也较高,但对于地方而言,统战部长和组织部长虽然同为常委,但含金量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从组织部长到统战部长这完全就是一种贬迁。

这主要应该是周书明的意思,但在金道申看来,里面也不乏兰超华在背后捣鬼,兰超华是周书明最贴心的人,而兰超华的城府他也了解,这是一个很有手腕的角色,在当省委秘书长期间省委办那几个倚老卖老的老资格,都在不动声色间就被兰超华给医治得服服帖帖,而兰超华虽然貌似对自己温润亲和,相当亲切,但是金道申知道,越是这样,也就意味着自己离开的可能性越大。

事实上詹继东在安慰金道申的同时心情也不大好,对于金道申被从组织部长位置上调整分管别的工作,詹继东其实觉得这是早就该做的事情,不过最终没他什么事业让他有点失落,毕竟金道申之前在有些人选上还能让他参考参考他也从中获益不少,而兰超华就任组织部长之后,这样的机会没有了。

当然这毕竟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主要的是祁玉民的到来排名在他之上,这实际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祁玉民就是马新忠的备胎。

马新忠是作为周书明的助手和制约者而来的,但显然马新忠是一样任务都没完成,作为助手他在党建和人事上毫无建树,在周书明和杨凌峰之间产生矛盾之际不是灭火而是火上浇油,火中取栗,乱而获利,而作为制约者,马新忠也基本没起到太大的作用,而是左右摇摆谋求自己权力最大化,结果助长了本来就有些混乱的局面,这种情况到陆政东到任之后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当然马新忠如此这也和周书明的强势和贝湖局面复杂有关。

但不管怎么样,马新忠如此表现说明马新忠难堪大任。也意味着没通过考验。仕途就此到了。

而祁玉民作为马新忠的备胎而来。自然他想要出任贝湖的专职副书记的机会就变得非常渺茫。

而更让他雪上加霜的是周书明这一次的调整分工把他的权也给削了不少,原本他分管的经济方面的事情不再设立副书记分管,周书明讲这是为即将出台的中*央新政铺平道路,而实际上在他看来则是牺牲他以便和陆政东达成妥协,以求在贝湖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多干个一年半载,这让他感到非常的窝心,如果他不再分管经济事务,组织人事工作也插不上半点手。就意味着他的权力被极大的削弱,甚至还不如一常委。

而詹继东还不知道,事实上周书明甚至觉得这么做都难解心头之恨,若不是考虑到大局,甚至是想一脚把他给踢出贝湖……

这对于詹继东来讲还不是最要命的,毕竟不管怎么讲他还是副书记,最要命的是他虽然对于中*央这样的改革有所耳闻,但中*央每一项新政都习惯了先试验再推广,他没想到这一次这样的新政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来得如此不是时候,在他谋求省长位置最为关键的时候来了。直接打乱了他的步骤,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他想要谋求省长的位置一下难度曾几何倍数增加——因为既然副职书记减得那么多,谁都想趁这样的机会拼搏一把。

金道申苦笑了一下道:

“兰超华,那可是大总管,自古以来大总管都是最贴心的人,这结果也不是很意外。”

詹继东微微点点头,金道申最大的嗜好就是喝点小酒的,即便是现在上了年纪也是如此,而且一喝酒就上脸。

詹继东的心情不太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

“好了,道申,你也别在那里自怨自艾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哪。兰超华现在是周书记心目中红人,那些事情就别惦记了,还是往外面走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詹继东试探着金道申,能够到这样的位置上谁背后没有点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金道申叹了一口气: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何况去哪儿哪是我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不像继东书记你啊,还有外面的路可走。”

詹继东苦笑了一下道:

“咱们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就是出去,那也是苟延残喘。”

詹继东这话倒不全是实话,詹继东现在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要离开贝湖,关键是他对于能否离开贝湖心里也是一点底气都没,当然他这样讲,肯定也是有其用意的。

到其他省市任个副书记,即便是平调,也比在贝湖要好,但现在减副,一下让这条路陡然变得窄了起来,现在就一个专职副书记,其竞争强度比竞争省长也差不了多少。

之前他还瞧不起去政协之类的地方,觉得若是能够进半步到政协,这看似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也基本上断绝了自己真正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因为无论是人大还是政协都不太可能回到党政一把手的位置上,在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惯例,但现在就算是想去政协那难度也是相当的大,至于想要谋取省市政府一把手的位置去,那就更是难于上青天。

想到这里,周书明不由就想起从安新市委书记上到外省省长的罗浮黎,如果说他不羡慕嫉妒这肯定是假的,罗浮黎这家伙真是好运气,赶上了新政前的末班车,若是耽搁一下拖到现在,就算安新再是一面旗子,就算陆政东再鼎力支持,罗浮黎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里詹继东心里都觉得腻歪,而更让他心烦的是罗志林所沟通的关节似乎又出了变数,原本对罗志林寄语厚望的他心里也有些怀疑。

不过詹继东还是给金道申打气:

“道申,我也知道你现在的难处,人总是要替自己考虑的,周书明首先是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那么你就得面对现实,老人家说得好,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些事情是没有中间道路可走的。人在屋檐下,就得要低头。”

詹继东微微仰头,原本有些微微醉意的眼睛却变得异常清亮,他现在必须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准备调出贝湖,也要有在贝湖继续熬着等待机会的打算,而要留在贝湖,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他还得要抱紧周书明这条大腿作为权宜之计,而要继续抱紧周书明的大腿,那就得要让周书明认为他很重要,金道申不管怎么样也是属于周书明的铁杆,而且这样的分工调整金道申心里要是没情绪那是绝不可能的,他得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求更大的空间,于是说道:

“有些事情得现实一些,到了这样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最适合我们生存的一条路,别学我。”

金道申眼神之中也是一动。道:

“继东,你就别在那里绕圈子打哑谜了。我们俩之间还能有什么不能敝开来说的我今天请书记喝酒就是来找你指点迷津的,继东书记何必这样说一半藏一半”

詹继东沉吟了一下: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uwaaw/suwxzrry.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速中文网书库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