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放学钟声响过,王加根整理好桌上的学生作业本,把教材和教案收进抽屉,锁好,起身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闭上眼睛,又摇了摇脑袋,然后刑满释放般地走出办公室。

校园是每天放学时必有的嘈杂。喊叫声、打闹声、笑骂声、自行车铃铛声响成一片。王加根径直走向学校食堂,从庞大而又笨重的木蒸笼里翻出自家的两个铝饭盒。

由于初三两个班主任的积极鼓动,牌坊中学已经有了不少住校生。加起来,应该有二十多个了。以毕业班学生为主,也有从外乡镇来插班或借读的初一初二学生。

学校食堂负责为他们蒸饭。菜是他们从家里带来或者由家长送来的,多是臭豆腐、咸萝卜干、腌菜、酱豆之类的咸菜。

王加根一直沾学生的光,在学校食堂里蒸饭。上班时把洗好的米送到食堂,下班时就变成了两盒热腾腾的米饭。饭拿回家后,只需要炒菜。他拎着饭盒回到家里,见身怀六甲的老婆站在客厅里。

方红梅产期临近,学校领导格外开恩,叫她有课时上课,没课就在家里休息或办公,不强行到办公室坐班。

“怎么样?又在动吗?让我听听。”王加根把饭盒搁在吃饭用的小方桌上,掀起老婆的上衣,把耳朵往她肚皮上蹭。

“别闹了!”方红梅神情紧张地制止道,“我肚子疼得厉害,大腿间粘粘乎乎的。”

“啊?是不是要生了?”王加根一下子紧张起来。

他把老婆扶到餐桌旁坐下,又急急地跑到书柜前面,抽出前期买的那些生理卫生书籍,哗哗啦啦地翻着,查看临产到底有哪些先兆。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王加根和方红梅是在牌坊中学度过的。

作出这样的决定,当然经过了商议、争论和痛苦的决策过程。按说,春节他们应该回王李村或者方湾菜园子村陪家人,但王加根执意要留在学校,守在他们刚刚建立的新家里,迎接婚后的第一个新年。

临放寒假时,王加根还找丁胜安和邹贵州缠磨,把学校的电视机搬到他家里,说是大年三十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虽然没有室外天线,电视信号不是太好,但家里有了这么一个有图像、能出声的高级玩意儿,他们的寒假生活变得丰富多了。

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给孤单寂寞的他俩带来不少欢乐。

开场的歌曲大联唱,都是他们耳熟能详,并且非常喜欢的歌曲。尤其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两首歌一下子把他们带到了孝天县师范学校,回想起了他们的初恋。当然,给他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刘伟、冯巩表演的相声《虎年谈虎》,或许是因为方红梅即将下一只“小虎崽”的缘故吧!

春节期间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是加根他姐加枝从BJ寄来了一张明信片;二是加根他爸王厚义来过牌坊中学一趟。加枝在明信片上告诉他们,她和张德林定于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启程前往美国;王厚义当面通知他们,他和胡月娥准备带着加叶加花离开王李村,举家迁移到潜江县江汉农场。

“你三叔升官了,在江汉农场当副场长。他可以帮我们转户口,还可以把我和你后妈安排在窑厂上班。”王厚义一脸兴奋地侃侃而谈,“去那儿之后,加叶加花可以进托儿所、上幼儿园,那里的小学和中学教学质量也比较高。我在窑厂做砖做瓦,不用下水田干农活儿,对治疗我的关节炎有好处。你三叔说,我和你后妈两个人上班,一个月能拿百把块钱,将来退休了还有劳保,比在王李村种田强多了……”

这事来得太突然,王加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随口问道:“那家里的房子怎么办?”

王厚义回答说,王李村的房子准备让本家二爹住着,帮忙照看。他先带一部分适用的家具到江汉农场,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集中到一个房间里锁起来。房屋四周的树木让它们长着,几棵已经成材的大树他已经砍了。就是家里养的鸽子没办法带走,有点儿可惜……

听到这些,王加根知道他爸已经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了。

王厚义并不是来征求他的什么意见,只是向他通报一下情况,让他知道有这么回事情。

王加根未置可否,算是默认了。

这段日子,他和方红梅已经进入一级战备状态,正忙着迎接他们的小宝宝降生。哪儿有闲心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他们真是忙坏了,也愁坏了。方红梅自己动手缝制小衣服、小被子、小帽子、小鞋子、小袜子和红兜肚,编织小毛衣和小毛裤,准备了满满一抽屉尿布。王加根一有时间就抱着《青年夫妇卫生指南》《优生咨询》《母子保健手册》《妇女知识问答》这些书籍看,恶补优生优育知识。唉,二十出头就要当父母,什么都不懂,难为死他们了。

前段日子,他们一直在为到哪儿生小孩的问题纠结。

方红梅最初想回娘家生育,后来又觉得在牌坊中学生育比较妥当。主要是怕难产。方湾卫生院没有做剖腹产手术的能力,万一难产,就得往孝天城跑,而学校这边儿有孝天市二医院。可是,守在牌坊中学吧,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方红梅在某一天深更半夜发作,他们想找个帮忙的人都难。

花园区卫生院离这里那么远,又有好大一截是黄土路,要是遇到刮风下雨,板车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行。赶上那种情况,孤零零地住在牌坊中学的他们,岂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正在王加根翻书查找方红梅所说的那些症状,判断她是否快生产的时候,敬武放学回来了。

见桌上只有米饭,还没有开始炒菜,敬武显然有点儿失望。

“你去食堂吃吧!你姐可能快生了,我们要去医院。”王加根对小舅子说。

敬武一听,二话没说,转身就走出了家门。

王加根综合几本书上的观点,认为方红梅眼下的情况,很可能是破水。书上说,破水后二十四小时左右,可能出现正式临产的宫缩。这样看来,真的要生了。王加根觉得这算是万幸,毕竟今天天气晴好,时辰也不算太晚,去医院比较方便。

两人如同即将上前线的战士,迅速忙乎起来。

方红梅抓紧时间洗了个澡。王加根准备住院所需要的东西。然后,推出家里那辆载重自行车,把行李挂在前面,让方红梅坐在后面。

他骑上自行车,心急火燎地往花园区卫生院赶——区卫生院是他们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只有在这儿生育,费用才能够报销。

到达花园区卫生院时,妇产科值班医生正在吃晚饭。

方红梅前期来进行过几次孕检,与值班医生认识,知道她姓安。

安医生简单地问过情况,就让方红梅躺在床上,掀开她的上衣,用听诊器贴在肚皮上听了听。接着,一边吩咐方红梅脱裤子,一边往右手上套胶手套。戴着手套伸进方红梅的下体摸索了好半天。

“早着呢!看晚上转钟时有没有可能生。”安医生若无所事地说。

王加根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开始办理住院手续。

把红梅安排停当,他又到街上的公用电话亭,往方湾卫生院挂了个长途电话。他把红梅快生育的消息告诉岳父,并希望丈母娘尽快来花园区卫生院,帮忙照应。

晚上快十点钟的时候,红梅她妈乘火车赶来了。

方母刚进病房,红梅又开始叫肚子疼。她痛苦地呻吟着,不住地扭动身体,额头上滚下豆大的汗珠,衣服也湿透了。

方母坐在床边,紧紧地拉着女儿的手,嘱咐她不要乱动,不要扭动身子,说这样对孩子不好,也不利于生产。确实难受的话,就伸缩一下双腿。她还不停地用粗糙的双手,在女儿的大肚子上轻轻地按摩,自上而下地抻着。

安医生准备回家睡觉了。

她说,十二点之前她再过来。临走时,她又把家庭住址告诉王加根,说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就去喊她。

如此人命关天的大事,竟然这样不负责任!王加根着实有点儿不高兴。但转念一想,生孩子他们是第一次,别人见得可多了。安医生已经认定晚上十二点钟生,总不能让别人在这里等上几个小时吧!何况,安医生就住在医院职工宿舍里,跑一趟也就几分钟的事情。

午夜快转钟时,方红梅又呻吟起来,说腰酸背疼,就像断了一样,肚子紧一阵松一阵,想大便。

正好是这个钟点儿,估计快要生了,可是安医生还没有来。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xzsyz/ueswueax.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