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家具油漆做好之后,等了几天才阴干。

瞅了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王加根和方红梅实施第二次搬家——其实就是回搬。考虑到这次搬家之后,再也不会有大的变动,他们有可能长期住在这一间半屋子里,两人决定好好做一下卫生。

一大早,他们就把家里的所有家具和杂物搬出来,堆放在门口的走道上。方红梅用竹竿绑上扫帚,清扫天花板及墙面上的扬尘和蛛网。王加根一手提着一只塑料桶,一趟接一趟地到学校大门口的水管处提水回来,把门窗全部清洗了一遍,接着又开始冲洗地面。然后,用拖把和抹布把地面和门窗上的水抹干。

家里弄得窗明几净之后,他们再把堆在门口的家具和杂物重新搬进屋,逐一摆放在早已规划好的位置。最后,就是从办公室西头的厨房里往新居搬东西。铺盖行李、衣服鞋帽、锅碗瓢盆、柴米油盐……循环往复地跑,一直到上午十点多钟,才把厨房里的东西搬完。

整理和布置新家,又花了一个多小时。

当一切都安排停当时,已经累得精疲力尽的夫妻俩,脸上露出了欣慰和满足的笑容。

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儿的新家了!

现在唯一的缺憾,就是家具上的玻璃还没有安装。橱柜、四屉柜和书柜上都预留有安装玻璃的滑槽,挂衣柜正面应该有一块能够照人的大镜子,眼下都还空着。这几块玻璃和镜子,只有等“十一”过后再去划了。

九月份工资虽然提前领了,但只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吃喝。加上九月底就是中秋节,他们还得去方湾,给红梅的父母及门上的几家亲戚送节礼。王加根粗略地估算过,配齐家具上的玻璃和镜子,至少需要二十五块钱。家里的余钱是不足以应付这笔开支的。

唉,工资太低了。总是这个月没有过完,就盼望着发下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哪一个月是过得游刃有余、宽宽松松的。

“安家”之后,王加根就全心全意地“立业”了。他眼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带好初三(1)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一年后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全面超过初三(2)班,把肖玉荣彻底打败。

凭心而论,王加根是非常敬佩肖玉荣的。加上肖玉荣对他们提供的帮助,比方,帮他们把户口落在花园镇,借板车他们买煤,提示方红梅孕期的注意事项等等,他对肖玉荣满怀感激。可是,自打他开始教毕业班,尤其是遭遇留级生转班这场打击之后,他就对肖玉荣产生了敌意。准确地讲,是对肖玉荣特别不服气,两人之间有了过结。

同行是冤家——这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王加根也难以脱俗。

初三年级两个班的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和政治这五门主科,都是同一个教师分担两个班的课程。只有语文教师不一样,再就是班主任不同。因此,两个班竞争的焦点,自然就集中到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说白了,就是王加根和肖玉荣两个人之间的竞争。

新学年伊始,“肖王之争”已经成为牌坊中学尽人皆知的秘密。

肖玉荣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真细致。虽然多年蹲守毕业班,已经是个“老月母子”了,她还是一丝不苟地备课——把往年的教案一页一页地重新抄写。讲课力求全面,每篇课文都会按部就班地依次推进。生字听写、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不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批改作业如同审核离婚协议书,不放过任何一个汉字和标点符号。特别是改作文的时候,几乎每一页都要见红,评语总是写得特别长,有时都快赶上学生作文的篇幅。

相比之下,王加根则要散漫马虎得多。

他备课写教案,都是提纲式的。讲课主要是提问,逼着学生去思考,美其名曰“启发式教学”。他甚至打乱课本篇目编排顺序,按他自己的想法,决定哪篇课文先上,哪篇课文后上,哪篇课文教师重点讲,哪篇课文让学生自学。批改作业多为查找错别字和病句,找出来了,也不在作业本上直接改过来,而要求学生自己更正。作文呢?他创造性地提出“大作文”和“小作文”的概念,分成两个作文本。“大作文”他会认真批改,“小作文”则比较马虎,有时仅仅批个日子,只是检查学生按要求完成没有。

这就如同屠夫杀猪一样,有的抹脖子,有的***,各有各的搞法。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谁优谁劣,不武断地评价谁的教学方法更高明更先进,还是留给教学效果去检验吧!

不过,王加根我行我素,打破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按规矩出牌,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进度不一致,而且教学的内容也不一样。

初三(1)班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上完的时候,初三(2)班还有两篇课文没有上。于是,王加根就单独组织了一次单元测验考试。他自己出题,自己刻钢板,按初三(1)班的学生人数印卷子,完全没有与初三(2)班语文教师肖玉荣通气。

王加根单独进行单元测验考试的消息传到肖玉荣的耳朵里,她又震惊,又着急,又生气。教书这么多年,还没有碰到如此教平行班的同事!以往,两个平行班的语文教学进度总是齐头并进,一起测验,一起考试。试卷相同,也便于统计学生在全年级的成绩排名。哪有像王加根这样的?自己出卷子,只管自己班上的考试,根本不征求其他平行班的意见。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单打独斗,完全没有合作精神!

方红梅也觉得王加根的做法欠妥,告诫老公,不应该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当中,同事之间还是应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

“她在后面老牛拉破车,我总不能停下课来等着她吧!”王加根振振有词地予以反驳,“她这些年沾别人的光够多的了。复习用别人的资料,测验用别人的试题,考试用别人的试卷。总是别人弄得好好的,她坐享其成。这就是一种剥削!剥削别人的劳动,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我绞尽脑汁地出题目,劳神费力地印试卷,凭什么无偿地提供给她使用?有本事她就自己出题组织考试嘛!老是想站在别人的肩上摘桃子,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她不是老先进、老模范么?大家不都是迷信她、崇拜她么?我就是要让人们看看,离开了别人的帮助,她到底有几斤几两!”

方红梅见老公如此怒不可遏,知道他是咽不下前段时间所受的窝囊气,也不好过多地责备和强求。更何况,肖玉荣也在暗地里与王加根较劲,早已拉开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王加根把写“小作文”的做法带到牌坊中学时,曾引起肖玉荣和其他语文教师的非议。时任语文教研组长的宁海涛也认为,这是语文教师“自己整自己”。每学期八篇作文的教学任务已经够繁重的了,大家按进度完成就比较吃力,现在又去写什么“小作文”,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

到了初三,看到王加根还在继续写“小作文”,肖玉荣也不得不跟着效仿,而且批改比王加根还要认真。平时上自习课,只要看见王加根在初三(1)班蹲守,肖玉荣就会赶紧去初三(2)班。她也特别关注王加根的教学进度,关注王加根要求学生背诵的重点篇目,关注王加根出的作文题目和平时测验的试卷……说实话,她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

王加根“人小鬼大”,鬼点子多,不按常规的套路教学,也不按常规的套路搞班级管理,喜欢别具一格,总是推出一些新花样,让人防不胜防。应对起来,让她感觉特别吃力。实际上,王加根使用的那些招数也并非他的创造,都是照着苏霍姆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的。

肖玉荣没读过这本书,自然觉得新奇。

一老一少两个初三班主任都憋着一股劲,争先恐后。也够难为他们的了!想想看,肖玉荣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老苏又经常不在家,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她不得不丢下家里的很多事情,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上。王加根呢?老婆怀着孕,家务事一大堆,又要奔文凭,又要搞写作。方红梅的妊娠反应虽然过去了,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差,整天为经济拮据而发愁,动不动就在王加根耳边聒噪。

家具的玻璃没有划;床上的铺盖没有换洗的;天马上就冷了,她和王加根的毛衣没有打,婴儿的毛衣也得提前准备,但是没钱买毛线。她总希望王加根回王李村去找他爸借点儿钱,缓解一下家里的临时困难。王加根却一直没行动。他不想向家里伸手,也不愿意向任何人开口借钱。更重要的是,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他怕这些事情分散了他的时间和精力,耽误了班级工作和教学。

方红梅因此把叫苦连天改成长吁短叹。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xzsyz/ueswueei.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牛文小说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