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九月十号上午,花园区人民政府在区大礼堂召开会议,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全区六百多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部参加会议,每人领到了一条毛巾和一个喝茶水的搪瓷缸。毛巾和搪瓷缸上,喷有“庆祝教师节”五个鲜红的大字。区教育组还给每个教师发了两块钱的过节费。

会上,花园区高官、区长、区教育组长都讲了话,还有教师代表发了言。内容和意思差不多,倡导全社会尊重教师,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办学条件,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这些大话、套话和空话,近段日子频繁地出现在电视和广播里,大家早就听厌了。报纸上更是连篇累牍,看得大家眼睛痛、心里烦。所以,坐在会场上大多数人都没心思听台上的人讲话,而是在叽叽咕咕地聊天,互相打听今年工资调整后加了多少钱。

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在全国高官会通过后,有关调整教师工资的传言不绝于耳,各种推测和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最近半年来,教师们只要遇到或者聚在一起,就会聊起这个热门话题。

工资怎么调,收入可以增加多少,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乐观人士认为,工资至少可以翻一番,增加一倍。最悲观的估计,也是增长百分之二十。牌坊中学不少教师按照相应的增长幅度和比例,计算出了调整工资后,自己每个月能拿多少钱。大家天天盼,月月盼,对薪水的大幅度增长和收入的跳跃式增加充满了期待。

直到教师节的前一天,花园区教师工资调整方案才正式出台。

所有教师的工资确实都增加了,但增长的幅度却不尽相同。工资的定级与职称和教龄息息相关。职称越高,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工资的增长的幅度就越大,反之亦然。王加根和方红梅参加工作才满三年,每人每个月只增加了六元钱。绝对额虽然不多,但增长的幅度还是在百分之十以上。这次调资方案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执行,前八个月的增加部分,九月份发工资时一次性补齐。也就是说,王加根和方红梅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九月份可以多领一百零八块元。

这笔飞来横财,刚好可以支付油漆家具的费用。

庆祝大会结束后,教师们作鸟兽散,各回各家——下午放半天假,大家不用去学校上班。王加根推着自行车,和方红梅一起去农贸市场买菜,然后回牌坊中学。

进学校大门时,看见门卫老宁在生炉子。老宁用的是一个只有尺把高的土炉子,烧的是煤球,有时也直接烧木柴,当灶用。

老宁年过半百,老婆几年前因病去世了,他一直鳏居到现在。自调到牌坊中学之后,他就以校为家,基本上成了学校里的常住户。

他是花园区宁家河人,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年轻时找了个好老婆——或者说,是他老婆的弟弟有出息,官至孝天市财政局副局长。内弟为他在家乡谋了个教师职位,还是吃皇粮的公办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最初把他安排在宁家河小学,可他根本就不会教书,承担不了任何一门课程。碍于市财政局副局长的虎威和情面,花园区教育组又不敢贸然解聘他,就把他调到牌坊中学看大门。

老宁的老婆虽然不在了,但留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成家,夫妻双双在宁家河种田。二儿子在大悟县财政局工作,目前还是单身。三儿子在孝天地区财贸学校上学。

老宁在宁家河小学上班时,住在大儿子家里,但与儿媳妇关系不好,加上孙子又磨人,搞得他特别闹心。他三番五次找小舅子诉苦,希望远走高飞。如愿调到牌坊中学后,他就很少回宁家河了。

老宁的工作职责,除了看守大门和收发报纸信件以外,还是学校的“司号员”,负责敲钟,掌握作息时间。走马上任十天来,他的表现可圈可点,赢得牌坊中学领导和教师们的普遍好评。

每天的起床钟、上课钟、课间操钟、下课钟、放学钟敲得都很准时,快慢节奏也比较规范。接过邮差送来的报纸和信件,他先挑出学生邮件,把收件人姓名抄写小黑板上,然后把小黑板挂在门口,等着学生们下课后来认领。然后,把报纸和教师的邮件亲自送到办公室。邮件交到收件人的手里,或者放在收件人的办公桌上;报纸则用报夹分门别类地夹起来,整齐地搁放在报架上。有时,他还借用学校食堂的铁锹,把办公室门前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

见王加根和方红梅开完会回来,老宁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叫他们在他这儿吃午饭。

王加根道过谢,又开玩笑说:“您小锅小灶的,我们要是在您这儿吃饭,恐怕连碗筷都不够用。更何况,您炉子还没有生着呢!我们说不定还快些。要不,你也不用忙乎了,干脆去我们家里吃。”

说笑间,两人推着自行车沿着甬道往里面走。

夫妻俩没有回新居,径直走向办公室西头的厨房——加根以前的宿舍。这间厨房从昨天开始,又兼做了他们的卧室。

办公室两头的两间宿舍,学校本来准备分配给新调来的教师。因为王加根说他们新居里的家具在做油漆,没办法住人。邹贵州体谅他们的难处,就答应他们暂缓搬家。不过,延缓的时间不能超过十天。也就是说,教师节前后他们必须腾房子。

王加根与油漆工小潘定的合同期限,与这个时间刚好吻合。

如果小潘严格遵守协议,全力以赴施工,他们是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搬回新居的。遗憾的是,看上去老实巴交、商谈时信誓旦旦的小潘,并没有履行他的承诺。施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好几天都不打照面。

涂料是由小潘代买的,一共花了五十多块钱。辅助材料呢?还是由王加根准备。小潘今天要汽油,明天要松香水,上午要催干胶,下午又要牛皮纸……王加根是个外行,只能拿着小潘写的纸条,骑着自行车一次又一次地往花园街上跑,按要求的品名和数量购买。

花钱如流水!工期还不能保证。到昨天为止,家具才做完头道漆,如期搬家已经不可能。

邹贵州不高兴了。

因为新调来的教师天天逼他,找他要房子,而王加根和方红梅又迟迟不腾房,他没办法向别人交待,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

王加根于是去找赵乾坤,催促他小舅子加快施工进度。

赵乾坤表现得也很无奈。

他笑着解释说,他小舅子同时做着好几个地方的油漆活儿,通常是轮流着施工。今天到这一家,明天去那一家,难免顾此失彼。其中有一个雇主急着结婚,小潘在那家做工的时间,相对就要多一些。

“慢工出细活儿。这样一边做,一边等着干,油漆的效果还好些。”赵乾坤反过来劝加根,“莫把邹贵州的话太当一回事,别理他!迟几天搬家又怎么样?学校里该有多少住房分配了又一直空着没人住!”

王加根觉得这样不好。

邹贵州在他困难的时候帮了他的忙,他怎么能够做这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情呢?

腾房催得急,新居又没办法住人。这件难肠事让王加根和方红梅伤透了脑筋。

经与邹贵州协商,决定采取折衷办法,先把方红梅那间宿舍腾出来,两人到厨房暂住。等家具油漆完工后,再腾王加根那间房。

昨天下午,他们把方红梅宿舍里合并组建的“婚床”重新拆开。搬了一张单人床到厨房他们自己睡,留下一张床给新调来的教师使用。再把杂七杂八的东西一点儿一点儿地往新居搬,来来回回跑了好多趟,如同蚂蚁搬家一样。

晚上他们只能挤在厨房里睡单人床,白天还得在这儿做饭。

运气还不错!早上出门时封的炉子没有熄。

王加根先撬开炉子,换了蜂窝煤,拿起搪瓷碗准备洗米。

“我要吃面条。”方红梅突然说。

王加根困惑地望着她:“你不是说面条吃得太多了,见到面条就反胃吗?煮饭也会很快的。”

“我今天就是想吃面条!”方红梅语气非常坚决,看上去似乎还有点儿不高兴。

“行行行。那我就用瘦肉白菜下面条。”王加根一边说,一边把刚刚买回的白菜扔进塑料桶,准备到食堂门口去清洗。

临出门时,他又吩咐方红梅把瘦肉切成丝。

走到初三那排校舍时,看到初三(2)班教室里坐满了人。王加根这才记起,学校今天中午摆“鸿门宴”。以庆祝教师节的名义,宴请辖区内的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实际上,是要这些地头蛇们出点血,捐点款,填补牌坊中学扩建围墙留下的经费“窟窿”。

学校食堂里热气腾腾。司务长小朱、炊事员肖金平和新招的临时工聂聋子忙得不亦乐乎。老远就能闻到飘散在空气中的鱼肉香味。

王加根打开水龙头,把白菜叶子一片片掰开,非常仔细地冲洗。

方红梅这段日子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如果白菜洗得不干净,回去是要挨骂的。

“小王回来了!准备弄什么好吃的?”一个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王加根回头一望,见邹贵州笑嘻嘻地迎着他走过来了。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xzsyz/ueswueii.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牛文小说网飞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