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在汉口火车站下车后,方红梅立在站台上,对着地上的一大堆行李发愁。

她左顾右盼,真希望能够遇见一个熟人,帮忙她拿点儿东西,搭把手。但是,放眼望去,全是陌生的面孔。这里不比方湾或者花园镇,出门就能遇见熟人。她眼巴巴地搜寻了好半天,直到站台上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也没有发现可以求助的对象。

这个时候,她才后悔没有让王加根跟着一起来。

方红梅是第三次来武汉。前两次都是和王加根同行,有一次还意外地遇见了徐磊。单枪匹马地闯武汉,她还是第一次,而且带着这么多东西。本来,王加根提出把她送到湖北大学,但她拒绝了。路费那么贵,手头又那么紧,跑来跑去,得多花好几块冤枉钱。她相信自己一个人能够到达目的地,同时也幻想着路上能遇见同学或者熟人。

现在找人帮忙的幻想破灭了,她只能靠自己。

方红梅把黄挂包背在身上,左手拎起装有蚊帐、被单和衣物的黄帆布提包,右手提着装满衣架、碗筷、牙膏牙刷、毛巾等杂七杂八东西的红塑料桶,胳膊肘儿下夹着那卷草编凉席,气喘吁吁地走向火车站出站口。

在站前广场,她把手里的东西放下来,从黄挂包里找出面授通知书,又拿出一张《WH市交通旅游图》。虽说来过两次,但置身于这座特大型城市,方红梅还是辨不出东南西北。通过地图,她才弄清楚武汉的总体布局:万里长江穿城而过,长江上最大的支流——汉江与长江在这里交汇,把城市分割成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部分,形成隔江相望的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近在咫尺,但由于江水阻隔,往来却不方便。直到一九五七年,举世闻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武汉三镇才连为一体。武汉长江大桥为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可以走汽车、电车、自行车和行人;中间是铁路,可以并行两列火车;最下面是水路,可以通过万吨远洋巨轮。这座大桥的建成,把长期被长江阻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线。这条南北大动脉的贯通,对整个中国发展的促进作用意义非凡。难怪伟人***当时激动万分,奋笔疾书,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丽诗篇。

方红梅前两次过长江,都是坐的公交车。这次她想坐轮渡。长这么大,她还没有坐过轮船呢。她想感受一下坐在轮船上乘风破浪是什么滋味,看看长江两岸的美景。面授通知上说,从汉口火车站到湖北大学,可以步行到长江边的粤汉码头,坐轮渡到武昌徐家棚码头下船,然后换乘公交车。既然是步行,就不会太远。走吧!她调整了一下塑料桶里的东西,把席子横放在桶沿上。一手拎着包,一手提着桶,把胳膊肘儿解放出来。她边走边问,朝粤汉码头的方向行进。走走停停,有时还得休息好半天。整整花了四十分钟,她才来到粤汉码头入口处。

买好船票,方红梅沿着江堤的斜坡往下走。

江边停靠着一艘大船。船舱里已经挤满了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骑在摩托车上,看上去熙熙攘攘。她上船后,寻了个空隙立足,把提包和塑料桶放在脚边。但是,左等右等,这艘船好半天都没有开行。

后来,宽阔的江面上又开过来了一艘轮船,与这艘船紧靠在一起。这艘船的大铁门突然哗啦啦地打开,人们争相拥出铁门,挤到刚刚停靠的那艘轮船上。方红梅这才知道,那艘久等不动的实际上不是航船。它是固定在岸边,供人们候船用的,相当于火车站里的候车室。

嗨,真是个土包子!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她自嘲地笑了。

跟着拥挤的乘客们一起上船后,她没有往上爬。东西太多了,上上下下麻烦。一层已经没有座位,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站着,欣赏外面的风景。终于坐上轮船了,她特别兴奋。窗外开阔的江面,让她心潮澎湃,有一种壮怀激烈的感受。同时又有一点儿遗憾,因为江水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清澈,不能称之为碧波万顷。

浑浊的江水如同黄色的泥浆在翻滚,江面还漂浮着树枝、杂草、塑料泡膜等杂物。方红梅在高中上地理课时,曾听老师讲黄河是“一碗水半碗沙”,没想到长江也快成了这个样子。水这么脏,远处居然还有好多人在游泳。这让方红梅很吃惊。是因为长江是母亲河,人们才不在乎它的脏么?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儿不嫌母丑?

在武昌徐家棚码头下船后,方红梅又花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十六路公交车停靠的车站。公交车进站时,候车的人们蜂拥而上,拼着命地往前挤。她是最后一个上车的,双脚刚落在踏板上,车门就关了,差点儿夹着她的胳膊。提着东西往中间走,东瞅西瞄,想找个能够放行李的地方。车子突然启动,她打了个趔趄,倒在身边的座椅靠背上。

咋这么快就开车了?她不满地看了一眼司机,又不知该责备人家哪里做得不对。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来的人,最初都难以适应城市公交车开门关门、即停即走的节奏。加根他三舅三货就是因为身体未进车厢汽车就开了,最后被甩下车子摔死的。这事红梅听加根讲过,今天她才切身体会到了城市公交车的凶险。

在武昌车辆厂站下车后,方红梅看到了立在路边的一块牌子,写有“湖北大学”四个醒目大字。她以为目的地到了,可左看右看,又不像大学的样子。见牌子下面有个箭头,才弄清楚,这只是个路标。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走了好半天,再才到达湖北大学正门口。她掏出面授通知书交给身穿制服的门卫,按照人家指示的路线,前往成人教育学院报到。

走在整洁干净的大学校园里,方红梅目不暇接,两眼完全不够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足球场、教工宿舍楼、外籍教授住宅楼、第一食堂、第二食堂、学生宿舍楼、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真不愧为大学啊,面积这么大,这么漂亮!她惊叹不已。

湖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三0年。时任HUB省教育厅厅长的黄建中先生为了发展本省乡村教育,着手筹建了HUB省立乡村师范学院,校址就在武昌沙湖之滨的宝积庵。学校先后更名HUB省立教育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HUB省教育学院、HUB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学院。期间,经历过停办、迁址、分拆、合并等多次变革,一九八四年九月,正式改建为湖北大学。学校设有中文、政教、历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等十个系和教育行政管理、中文、政治三个专修科,共十三个专业,在校学生三千多人。学校占地面积五百二十亩。

湖北大学本来办得相当不错,只因为置身于名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的大武汉,与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这些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在一起,又相形见绌。不过,这并不影响方红梅对这所学校的顶礼膜拜。与她的母校孝天县师范学校相比,湖北大学简直就是天堂。难怪人们把大学生称之为“天之骄子”。

参加面授的女学员被安排在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住宿。这里独门独院,还是门卫看守,显然是为了充分保障女学员的安全。来自孝天市的四个女学员住同一间宿舍。岳小晶、王莉、池中月每人带来一个大皮箱,皮箱里装满了连衣裙、短袖衫、短裙子、长筒袜,花花绿绿,色彩斑斓。拿出来摆在床上,就像搞夏季服装展览。王莉还带来了洁面乳、清洁霜、胭脂、口红、眼影、香水、粉饼、眉笔,如同要开化妆店。城里的姑娘就是讲究,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次显摆的机会。

方红梅是没有这些东西的。那个褪了色的黄帆布提包里面装着的,只有她平时上班穿的两件衬衣,一件的确良长裤和两条很普通的裙子。抹脸抹手用的,就是一盒雪花膏。羡慕别人么?这是肯定的。但她并没有因此就自惭形秽。这种情形与感觉,她在方湾中学工作期间,已经充分地体验过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心理上的失落感也就减轻了许多。

她把蚊帐挂好,铺上床单和席子,摆放好被单、枕头和枕巾,搭建起自己的安乐窝。然后坐在床沿上,向同伴们宣布了自己结婚的消息。大家十分惊讶,有的表示祝贺,有的觉得遗憾。

“恨死你了。为什么这么早结婚?你不要文凭了?”池中月嗔怪道。

“哎呀,你真是先进!我比你大四岁,还没有男朋友呢。”这是王莉的声音。

“王加根那么小,成熟没有啊?你简直是在残害少年儿童!”岳小晶的调侃有点儿流氓味。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xzsyz/ueswuirz.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80电子书福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