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煤买回来之后,王加根又去花园粮店买了三十斤大米、十斤面粉和两斤食油,家里一下子殷实起来。隔天去花园镇买一次菜,他和腊梅的生活就基本上有保障了。

不过,买菜还是非常麻烦的。主要是路远,天气又热,虽说有自行车,路上又总是晒有厚厚的稻子,根本就没办法骑行,跑来跑去,时而上,时而下,在街上拥挤的行人和车辆中穿行,挑菜时又得把车子停放在路边,一会儿锁,一会儿开。甚是烦人!

闲得无聊的时候,王加根也会走出家门,到校园周边转转,或者看看正在施工的学校围墙。见那些民工带来的锄头、铁锹等工具有时闲置着没用,他又想到了开荒种菜。于是,趁着民工们中午回家吃饭,或者中途休息的间隙,王加根就借用他们的劳动工具,在学生宿舍门前的那片荒地上种菜。有时,腊梅还会跑过来帮忙。

王加根怕影响她学习,说这点儿活自己干得了,叫她回宿舍看书。

“看得累。出来换换脑子。”腊梅很真诚地说,“这样从早到晚关在屋里看书,特别枯燥。看不了一会儿就打瞌睡,没什么效果。”

王加根听到这儿,笑了笑,没有搭腔。

腊梅继续说,难怪敬文去年一个人在这儿呆不下去。这里安静是安静,但生活单调乏味,连个说话聊天的人都没有,过于沉闷。学习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氛围。比方平时在孝天一中,大家坐在教室里比着学,都怕落在别人后面,所以憋着一股劲,就能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这儿则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人特别容易疲劳,总想偷懒。

“过两天我还是回方湾菜园子村。家里吵是吵点儿,但学习效果比这里还强些。我也有点儿想家了。”腊梅说到这里,眼眶里竟然闪动着泪花,“还有,高考的分数可能快出来了,也不知敬文考了多少,我想回去看看。他没有填报第三批志愿,说是不想读中专。”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方式与往年不一样。

往年都是高考分数公布之后填志愿,今年是高考一结束就马上填志愿。考生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分数,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志愿分三个批次,第一批本科,第二批大专,第三批中专。可以同时报三个批次,也可以只报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批次,报高还是报低,全凭考生对自己考试分数的预估情况而定。

敬文既然没有填报第三批志愿,说明他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比较自信,预估分数至少在大专录取分数线以上。唉,这种填报志愿的方式,为什么不早几年实行?王加根又联想起了自己“被绑架读师范”的事情。如果他高考时采取这种填报志愿的方式,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落选、名正言顺地复读,或许早就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何至于现在为大学文凭“愁白少年头”?

敬文有“不读大学誓不罢休”的雄心壮志和抱负,王加根还是比较钦佩和欣赏的,在内心里对此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但是,敬文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的习惯,敬文唯我独尊、不顾老人死活的表现,敬文自私自利、不懂得感恩的个性,仍然让王加根对他一肚子意见。他觉得,就算敬文今年考取大学,家里两位老人的日子一样不会好过。如果他考不上,家里肯定会让他继续复读,同样轻松不了。反正是难!养了这样一个小冤家,就是做父母的劫难。

这些话,他当然不会在腊梅的面前说出来。

腊梅提出想回方湾,王加根也是能够理解的。腊梅说的是实情,一个人关在这儿学习,确实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另外,王加根准备七月底去武汉,也担心到时候腊梅一个人在学校里不安全。实事求是地讲,他也希望腊梅回方湾。但是,腊梅这么快就返回,岳父母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比方,误以为加根对腊梅照顾不周,对她不好?

唉,有这想法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还是尊重腊梅的选择吧!就这样,腊梅两天后就回了方湾——在牌坊中学总共只呆了一个星期。

送走腊梅,王加根就开始考虑去湖北大学的事情。

依照他和方红梅之前商定的计划,到方红梅面授快结束的时候,他就去武汉,玩两三天,两个人再一起回来。眼下,距方红梅面授结束还是十几天,这个时候去武汉显然有点儿早。去早了,在湖北大学呆着也无聊。他又不是函授学员,不可能跟着去听课。一个大男人,无所事事地天天围着老婆转,时间长了别人会笑话的。更何况,这些函授学员中,还有那么多孝天县师范学校的老同学。

还是坚守几天吧!但这几天一个人在家里又能干点儿什么呢?

办公室里的电视机修好了,王加根可以去看看电视。

这台十八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据说是王家岗驻军部队送给牌坊中学的,是“军民共建”的见证物。为了接收到电视信号,学校专门在办公室房顶架设了室外天线,如同帆船上的桅杆。室外天线与电视机上的两根“长辫子”协作配合,才能勉强出现模糊不清的图像。不过,能够收到的频道很少,而且荧屏上总有“雪花”。

这样的电视看久了,眼睛特别容易疲劳。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室外天线挪动了,又会影响接收的效果。看不到清晰的图像,教师们就拿电视机出气,把电视机自带天线前后左右旋转,或者恼火地在电视机身上拍打。结果,电视机隔一段时间就“罢工”,学校不得不派人送到花园镇街上去维修。

王加根平时就不怎么看电视,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电视连续剧。暑假一个人当观众,更没什么兴趣。他还是决定守在家里,强迫自己写点儿东西。

修改《小脚奶奶》的时候,王加根从中受到启发:编辑还是比较欣赏那些有真情实感的纪实类作品。我为什么不以我的家庭生活为题材,写一部自传体小说呢?题目就叫《房子儿子》。说不定编辑会感兴趣。即使将来发表不了,留下来也是历史资料。现在人们一谈起我的家庭,总会问这问那。

你爸在杨岗王李村,你妈为什么在保定?你有一个在BJ工作的姐姐,怎么总不见她来看你呢?你都参加工作了,怎么会有那么小的两个妹妹呀?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特别烦人!如果我把这些“答案”写进小说里,让别人读过就一目了然,他们就不会老是刨根问底,问东问西地烦我了。

这样一想,王加根很快就找到了事做,一下子来了精神,白天黑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他完全忘记了学校不安排他补课、不安排他照校的烦恼,也没有感觉到像学生们打抱不平的那样,认为他在牌坊中学“蛮吃拼”。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xzsyz/ueswuiwa.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书网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