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申时。

百官下朝。

从皇宫侧门出来,与同僚拱手道别。

门外等候已久的奴仆,上前迎接自家老爷,掀开轿帘,里面有温热的吃食。

年岁小的还能保持仪态,细嚼慢咽,年老的早就饿的发晕,忙不迭的吃饼喝水,恢复精力。

元武年间,百官至多午时下朝。

朝堂事务的核心就是维稳,不打扰陛下炼丹。

永兴帝登基之后,大小事务一把抓,上至北疆军饷数目,下到某县衙人事任免,都要百官议论清楚。

登基不到一年,已经有六位老臣乞骸骨,不请辞就累死。

偏偏百官没法诉苦,永兴帝对自己也严苛,宵衣旰食,天天批阅奏折到丑寅之时。

百官四散回家。

宫门巍峨矗立,又恢复了寂寥。

千年来,这里进出过形形色色的人,亡国之君,开国太祖,荒淫昏君,贤德明君,权倾天下的宰辅,统兵百万的大将……

唯有城墙青灰色砖石,一直陪伴着宫门。

夕阳西下,余晖笼罩整个皇宫。

又有两个官员从出来,分别是戴恭与苏明允,临别之际又站在门外商酌丈量田亩之法。

赎罪银取消后,永兴帝立刻着手完善新政。

大雍知晓新政的不过十人,都是永兴帝心腹臂膀,目前只在私下里议论,连几个阁老都不清楚。

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影响国朝的大事由小圈子决定。

百官上朝忙忙碌碌,解决都是表面问题。

戴恭说道:“苏大人,此番赴任江宁,万万小心。度量田亩之事,定会惹得世家反扑,切以自身安危为重!”

“多谢戴公关心。”

苏明允说完,又对皇宫拱手:“下官定不负陛下托付,肃清江宁官场,国朝新政自此而始!”

戴公轻轻点头,他相信苏明允能解决江宁吏治,毕竟是骗过张逆的人物,绝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

“那就提前恭贺苏大人,从江宁回来,蒋阁老也该致仕了。”

大雍太祖起于微末,深感朝堂大员不知民间疾苦,会制定看似仁善实则害民的蠹政,于是定下“不历州府不得为相”的规矩。

后裁撤丞相,改为“不得入阁”。

苏明允下放江宁府,若能证明自己的动手能力,便为首辅铺平了道路。

“下官冒昧询问,戴公自陛下潜邸就出谋划策,从龙之功何其大也,难道就没想过位列首辅?”

首辅之位,可一展抱负,可名留青史,可谓天下读书人的梦想。

戴恭笑着说道:“本官善观人,不善治国,止步于尚书,将来老了得陛下垂怜,加个三师就死可瞑目了!”

苏明允目光微凝,只觉得戴恭话里有话。

这天下若说谁最了解陛下,非戴恭与先皇莫属!

回想陛下登基之后,一系列的所作所为,虽有明君之相,却也说不上仁、圣。

戴恭幽幽说道:“自有史以来,新政无论成败,改革者从未有好下场。苏大人动的是田亩、税赋,乃亘古未有之法,日后或有不测!”

生产力未有大变化下的改革,都是将既有利益重新划分,过程中必然削减许多人利益。

尤其是土地、税赋,可以说凡是读书人,九成九都会受其影响。

永兴帝大力支持期间,或许无人敢动苏明允,一旦失了圣眷,明里暗里无数人都会扑上来咬一口。

世上聪明人无数,当真没人想到改革税制吗?

未必,大抵是不想或者不敢!

用俗话说就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苏某……”

苏明允说道:“纵万死而不悔!”

戴恭微微一怔,对着苏明允拱手躬身,然后转身上了官轿,他是帝党而不是苏党,免得将来诛九族遭受连累。

苏明允独自站在宫门,迎风而立,长衫猎猎。

沉默许久。

登上二人抬的轿子,里面没有吃食。

饥肠辘辘之际,苏明允恍然明悟,从早到晚永兴帝都没有赐宴赏菜!

回到永宁坊。

苏府。

门房见到苏明允回府,低头不敢说话,院中奴仆婢女有意躲避。

去后院路上,苏明允孤零零的,仿佛家中只他一个。

正堂。

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熟悉的炒苦笋,拌苦菜,以及苦瓜汤,由于放得时间久了,已经里外凉透。

妻子张明钰坐在一旁,正在哄三岁的儿子吃饭。

苏明允笑着抚了抚儿子头顶,勉励几句,坐在主位上喝苦瓜汤。

饭后读了会儿书,直接在书房里睡觉。

主卧。

妻子张明钰哄着儿子睡着,挪开屋内屏风,里面是间暗室。

点亮灯火,照亮了一排排灵位,正中牌子上写的是“先祖张嵩之灵位”。

苏氏上香后跪在灵位前,念诵往生经文,直至子夜时分才起身,正准备回屋歇息,忽然一个纸团扔进暗室。

“谁?”

苏氏按住腰间短匕,等候片刻不见来人,溅起纸团打开。

——张逆不绝,有志难伸!

苏氏直愣愣的看着几个字,自幼聪慧,饱读诗书的她,明白这纸条是告诫也是威胁。

她自己死,儿子尚且能活,让别人动手,张家血脉断绝!

苏氏将纸条烧成飞灰,重新跪在灵位前,三叩九拜。

“明钰对不起列祖列宗!”

说罢短匕划过脖颈,自绝于灵位前。

翌日。

门口挂上了白灯笼,苏府上下白衣麻布,哭声哀哀。

苏明允上书,为亡妻服丧一年。

永兴帝不准奏,命其丧期满月,即刻赴任江宁府。

为妻守丧本是典制,然而许多男子丧妻不满周年就另娶,甚至还有性子急切的,亡妻未满月,新人已过门。

久而久之,不守丧也就没人说什么了。

这日。

苏明允指挥奴仆搬运行礼,此去江宁少说三年,一应细软、书册都得带齐。

府上其他奴仆汇聚过来,噗通噗通跪在地上。

“请老爷宽恕!”

“求不要赶走俺,以后只听老爷的。”

“老爷开恩!”

苏氏尚在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凡是敢与苏明允亲近的奴仆,都会被赶走或者发卖。

让主人家发卖的奴仆,别家也不会买,多数都赶去挖矿累死。

“此事本就与你们无关。”

苏明允安慰道:“安心做事,本官不会赶谁走。看着你们,就会记起过往,将来无论经历什么繁华,本官都不会迷失心智!”

众奴仆面面相觑,听不懂苏明允的话,不过能保住性命,感激的连连磕头。

晌午。

苏明允看着一桌子精致菜肴,唤来厨房管事,吩咐道。

“以后只用粗菜淡饭就好,按照四菜一汤来做,记得必须要有拌苦菜、苦瓜汤!”

……

崇宁坊。

状元楼。

李平安下值来买书,发现状元楼又扩张了。

整条街都改名为状元街,入口处矗立状元碑,上面写着苏明允出身贫困,靠着日夜苦读终于得中状元。

“日夜苦读……”

李平安犹记得那些书生,骂苏明允溜须拍马,视之如寇雠。

半年过去,风向就变了!

状元楼从最早的破落书铺,扩张到了半条街,从事书籍、笔墨纸砚刊印、制造、售卖,经营只准读书人进入的酒楼。

凡是与书籍、读书人相关的物品,状元楼都有供应。

在细微处知全局,从未见中察大势!

“甲字狱有传言,苏明允将任永兴朝首辅,看这状元楼的规模,应当不假了!”

李平安不禁啧啧称奇,亲眼见到吃不饱饭、买不起书的穷书生,一步步走到人臣巅峰,世事之奇妙谁也参不透。

进入状元楼。

卖书的已经不是卢俊,而是分管书铺的常掌柜。

“李先生,您来啦!”

常掌柜热情招呼,李平安是书铺的老客户,据说老东家在世时就交好,那时候还不叫状元楼。

李平安的身份也让人记忆深刻,那就是胥吏。

状元楼是京都最大书铺,买书的人数以万计,出身胥吏的仅此一个!

“上次那册《清净真君析疑指迷录》不错,近日可还有类似新作,亦或者其他真人、大儒的新著。”

李平安来状元楼买书,一是历来习惯,二是有独家书册。

状元楼的东家卢俊,通过免费读书的穷书生,结识了许多名声赫赫的清贫文人,主动帮他们刊印个人著作。

唯一的要求就是独家,其他书铺禁止刊印。

这个尚处于雕版印刷的时代,出书是极为奢侈的事。

清贫文人写出来的著作,让人抄录几遍就算出版,请书铺大规模刊印,动辄数百上千两的费用。

状元楼免费帮出书,在文人圈引起了很大轰动。

著书立说,乃人之大幸!

千百年后。

著书之人尸骸化作尘土,连墓地都拆迁了,唯有其著作流传于世,凡诵读者皆知世上曾有此人存在!

状元楼通过赔钱生意,获得了文人好感。

文人多有官职,或者与官员相熟,在某些事上稍加偏向,极大助力了状元楼的扩张。

这其中不涉及金钱交易,不违朝廷律法,用牢里的话叫“雅腐”!

至于如何保证独家出售,那就容易了,大雍虽然没有著作权,却有比著作权更厉害的衙门铁拳!

刘掌柜吩咐伙计取来几册书,介绍道:“这是国子监王祭酒所著《周礼考证》,这是白云观徐真人所书《道德经注疏》……”

新著涉及儒释道三家,亦有一册阴阳家名宿的论述。

李平安拿起《道德经注疏》翻阅,开篇寥寥几句就深受吸引,迅速翻几页,徐真人引入儒、释两教观点来佐证道德经。

这等做法有些离经叛道,却也别有新意。

德高望重的徐真人,才敢如此书册,换个寻常道士早让同道打死了。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

当然,徐真人并非道行通天的“修行真人”,而是朝廷册封的名誉真人。

“都买了。”

李平安从袖口取出银票,由于独家发售,价格是寻常书册三四倍。

金银换成书籍,必然不会吃亏。

书籍总结了作者的一生成果、功过,诵读之后,通过作者漫长又短暂的热人生感悟,可让人一心顿悟,少年老成。

“况且,几百年后成为孤本,应当很值钱吧?”

李平安放弃了藏酒的计划,燕赤霄来了就会嚯嚯干净,藏书总不能吃了、喝了吧!

拎着书出门。

迎面遇到两个书生,正议论国朝政策。

“年初便废除赎罪银,当今真是仁君、明君,今年开恩科定要竭力以赴,以佐陛下,国朝中兴!”

“与君共勉。”

二人精气神昂扬,迥异于元武朝愤懑幽怨的读书人。

李平安闻言,也心生期待。

“这世道会有所改变吗?”

天牢能最快反映世道变化,甲字狱犯官多了世道好,犯官少了世道就坏。

回到庭院。

李平安吃饭、打拳、踢腿、读书、炼气、观想,直至寅时方才入睡。

这般规律生活,枯燥却不乏味。

……

日升月落。

转眼到了九月。

秋三月,金旺主杀,万物枯损。

清晨。

薄雾冥冥。

李平安准时醒来,踩在院中葡萄叶上,发出咔嚓咔嚓的清脆声响。

洒扫庭除,生火做饭。

一道炊烟升起,烘散了雾气,小院逐渐清晰起来。

从高处向下看,寻常的庭院中有个白发老者,正慢悠悠的做饭、吃饭。再拔高视角,左邻右舍,乃至兴化坊、京都,九成百姓都如此生活。

大隐隐于市,莫过于此!

世人的目光都放在耀眼处,从他们身上学习经验,妄想自己也荣华富贵,或者挑出这样那样的错误,证明他们也不过如此!

任谁也想象不到,平凡的老者竟然得了长生。

李平安推己及人,有时候会想,墙角的乞丐会不会是绝世高手,走街串巷的货郎可能有惊天身份。


页面连接:http://www.wtbuzsb.com/txt_0_zxeww/uryrswsz.html

搜书网 桃花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